沃布作文网

字典

兀字的意思

兀朗读
读音wù,wū
拼音wu,wu
注音ㄨˋ
部首儿部 异体字
总笔画3画 结构上下 简繁对应 五笔GQV 五行
部外笔画1 仓颉MU 郑码GR 四角10212 电码0335 区位5603 笔顺编号135
笔顺读写横、撇、竖弯钩统一码5140 - 39484
笔顺

英汉翻译

to cut off the feet

基本解释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

2.形容山秃。泛指秃:~鹫。

〔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水。

详细解释

(1) ——“兀秃”wūtu:同“乌涂”wūtu

(2) 另见

形容词

(1)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2)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4)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6)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7)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8) 不够稳定 。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9)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清· 吴从先《金小品传》

(10) 昏沉 。如:兀兀腾腾(昏昏沉沉)

动词

动摇,摇晃

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后汉书》

副词

(1) 还;仍然;到目前依旧 。如:兀子(仍然;还);兀自(兀子。还,仍然)

(2) 笔挺地 。如:兀坐(端坐)

代词

(1) 这,那 。如:兀是谁(那是谁;这是哪一位);兀底(这;这个);兀得(这个;这)

(2) ∶姓

(3) 另见

康熙字典

兀【子集下】【儿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

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

《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

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

《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

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

《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兀【卷八】【儿部】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说文解字注

(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儿各本作人。今正。一在儿上。高而平之意也。凡从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讀若夐。夐今韵在四十四諍。古音在元寒部。今韵十月者、元之人也。兀音同月。是以跀亦作。其平聲讀如涓。在十四部。今音五忽切。茂陵有兀桑里。地理志右扶風有茂陵縣。郡國志同。許多言鄉言亭。此言里者、葢周秦舊名。

兀的方言汇集

◎ 粤语:ngat6
◎ 客家话:[梅县腔] ngut7 [海陆丰腔] ngut7 [客语拼音字汇] ngud5 [宝安腔] ngut7 [客英字典] ngut7 [台湾四县腔] ngut7
◎ 潮州话:温4,ug4(uk 旧时又音ng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