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得很快,像萌初的生命,还未来得及迎接新生的喜悦,便要理好接下来该走的路。
那是暑假开始的晚上,我倚在枕旁,泛黄的纸张在我眼前飘舞,我摩挲着粗得有些发硬的纸,读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读着,想着,我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
是外公的家。
第三天清晨,我踏着晨雾,跨过破旧得可以发出“吱吱”声的旧门槛,来到了外公家。
这是一个有白墙青瓦的地方。
缓缓升起的炊烟中,我才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真正意义。正是这儿,我方可抛下一切包袱,包括成绩、人生、未来……城市喧嚣的车马声已随着晨雾散去,这里回荡着的,是“小钵子甜酒”的叫卖声,是农民大伯们的吆喝声,是清脆的鸟鸣声……
那段日子很宁静,我与外公爬遍了周围的山,青林翠竹下,打开茶壶,醇厚的茶香占据了我的灵魂。树影婆娑,我多想躺在盘旋的虬枝上,与自然融为一体。每日爬山回来,已是大汗淋漓,便蹲在家门口的小溪旁,为自己冲个澡,溪旁洗衣的青石板中,锁着我无法抗拒的对这里的眷念。
不大炎热的上午,我更爱坐在脊梁似的田埂上,看着鼻子上系着环的老牛,或许我也想像它一样,每日生活在这个随时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地方。
有时在宛若玉盘的日下,我也会听见远方传来的火车声。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即将回去的钢铁森林。但我深知,我早已醉在这里。我的酒不是烈得令人喉咙发烫的米酒,不是味厚醇香、一杯便醉的白酒,不是有异域风情、优雅高尚的葡萄酒;它是这儿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青树,每一座山峰,每一勺清泉。
或许当我再翻到《桃花源记》的时候,我已寻到了自己的桃花源。那儿或许不是家,不是故乡,我却沉醉在那儿,仿佛我天生便属于那儿。
这便是一种醉,令人忘却一切的醉,令人只想静默地品尝眼前的醉。
令人醉的是酒,不是壶中之酒,而是眼前优美的,如画卷般的景色酿出的酒。
醉翁之意,在酒中,在这山水之酒中。
我便是那醉翁,沉沉地醉倒在外公家的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