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在希望中承受失望,在失望中学会超脱与坚强,阿富汗的女性可以不被尊重,但请不要忽视那布卡之后的坚韧与伟大……时光流金,我还是会记得你,在那个明媚的夏日,予我启迪赐我力量的——《灿烂千阳》。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这是四百年前穆罕默德对这座最美日落城市的少女毫不吝啬的赞美。似一轮轮月亮,是圣洁,似一千个太阳,是温暖。但如今,当四百年的光阴就这样在历史中晃过,战乱频繁的地界之上,稠绵的温暖早已被取代为罪恶噬骨的悲凉了。
小说的聚焦点放到了阿富汗妇女身上。书中的玛丽雅姆从头至尾都是令人静静生疼的,私生子的身份注定了她的卑微,与母亲相伴在山林的破败木屋之中。富豪的父亲,每周定期探望,不为爱,不为责任,只为维护自身名誉,为了堵住传统的人们的嘴。然而就是这样虚情假意的“父爱”,却让玛丽雅姆相信了亲情浓于水。却不想她的一生在被无情改写:母亲自杀、自己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虚伪的父亲为甩开包袱,将仅15岁的她许给了40多岁的鞋匠。由此,也破灭了她对父亲,对亲情最后一丝幻想与渴望。鞋匠是个年老、粗鲁、无礼的男人,婚姻的家暴与习惯性流产,葬送了她此生的幸福,最终她相信了母亲曾说过的话:对你而言,爱与幸福是不可得的。
18年后,战乱的残酷让18岁的莱拉失去了青梅竹马的恋人,怀着身孕的她不得不为了保住腹中的孩子嫁给了大自己40多岁且好色的拉希德,命运的催使,让莱拉玛丽雅姆这两个相差近20岁的女人相知相遇,由最初的争吵到友善相处,到最后相生相惜。爱情曾让她们盲目,但生活、战乱、家庭的不幸却让她们愈靠愈近。这是属于阿富汗女性的悲悯与坚强。
命运的最后,当莱拉的谎言终被戳穿,当拉希德的残忍与家暴差些害死莱拉时,善良的玛利雅姆做出了此生最疯狂的举动:用铁锹结束了拉希德的生命。为助莱拉与爱人逃脱,自己留下来承担了所有的罪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她何其平静地走向枪决场,我想她快解脱了,就快与这何其痛苦、何其悲哀的人生告别了,至少人生的最后她终于从莱拉和孩子的身上得到了爱,至少对于一个开头不合法的人生,这是一个合法的结局。那一刻,透过书,我仿佛看到了她脸上此生鲜有的微笑,看到了她对远方莱拉的祝福与珍重,看到了她绝望人生中的超脱。总之这一生她很累,但这一生她也不后悔,如每个阿富汗女性一样,人权与尊重于她们遥不可及,但心中那一千个太阳所盛满的善良与温暖始终存在,这便是喀布尔城女性的伟大。四百年前,这里很美。四百年后,黑实的布卡之后同样闪耀着卑微、困苦、不公之下所不可磨灭的坚强与善良之美。
这里是阿富汗,这里是太阳城喀布尔,无论你信与否,这里曾很美,只是战乱让这再不复温暖,只是男尊女卑,女性人权的践踏让这个本就伤痕累累的国家徒余悲凉。
曾有人说,她们是阿富汗的眼睛之光,若是一千个太阳都抚不平阿富汗的伤痕,那么请燃起每个心中的善良与太阳,将善念与和平照在喀布尔彤云雾霭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