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布学习网为您带来有关“文学革命简介文学革命的过程文学革命的意义是”的作文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一年级作文」文学革命简介文学革命的过程文学革命的意义是

  • 快乐的周末作文100字
  •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文4
  • 文明贴告,从我做起作文
  • 跳楼梯作文400字
  • 家庭风波400字
  • 文学革命简介:文学革命的过程是怎样的?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文学革命简介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文学革命的背景

    第一是我们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作品:禅门语录,理学语录,白话诗调曲子,白话小说。

    第二是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年之中,渐渐的把一种大同小异的“官话“推行到了全国的绝大部分。

    第三是我们海禁开了,和世界文化接触了,有了参考比较的资料尤其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国语文学次第产生的历史,使我们明了我们自己的国语文学的历史,使我们放胆主张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学革命。

    此外,还有几十年的政治的原因。第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第二是满清帝制的颠覆,专制政治的根本推翻,中华民国的成立(1911-1912)。这个政治大革命虽然不算大成功,然而它是后来种种革新事业的总出发点。

    文学史上的变迁,其中各有多元的,个别的,个人传记的原因,都不能用一个“最后之因”去解释说明。

    至于我们几个发难的人,我们也不用太妄自菲薄,把一切都归到那“最后之因”。白话文的局面,若没有“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至少也得迟出现二三十年。

    文学革命的过程

    一、兴起

    中国新文学(后来称中国现代文学)以1917年的文学革命为开端。至此,中国古代文学终于被现代文学所取代,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学术界近些年有人试图把百年中国文学整合贯通,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起始于晚清(鸦片战争后的1895年),近代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但我认为在语言,文体,审美观等几个有关文学的几个关键问题上的突变还是起始于1917年发端的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并非单纯的文学运动,它是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寻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的目的是人的解放。

    它的主要内容有:高扬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进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平等学说,社会进化论等资产阶级文化思潮,抨击以“孔教”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批判专制制度与文化,反对外来侵略与殖民主义,主张民族的独立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端的标志:《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随主编陈独秀迁到北京)。

    1915年9月—1919年五四运动,为新文化运动初期。主要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引进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潮。宽泛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运动。

    从五四开始,反帝与政治的需求上升,加上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传入,这场思想启蒙运动逐渐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当时还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在《新青年》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了“科学”与“人权”(民主)的口号,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919年1月,陈独秀把这六条归结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民主Democracy音译德莫克拉西/科学Science音译赛因斯)“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此外,李大钊,吴虞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李大钊写了《晨钟之使命》,《青春》,《青年与老人》。吴虞提出“打到孔家店”,产生了轰动效应。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除了杂志以外,还有北京大学。1917年,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采取“兼容并包”主义。

    二、发展

    对西方新思想的输入和对封建旧思想的批判,很自然的转到对作为传统道德的工具——封建旧文学的进攻,并寻求新的语言和文学的工具——白话,于是,就发生了文学革命。

    它的基本内容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文学革命主要是外来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趋势,而直接的背景和动力则是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的倡导,几乎与新文化启蒙运动同时。

    1915年6月,李大钊提出“要以其优美之文学,高尚之思潮,助我国民精神之发展”。

    1915年11月,陈独秀提出:“吾国文艺犹在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

    1916年8月,李大钊又呼吁中国的新文艺要像欧洲的一些文艺一样,为“自我觉醒之绝叫”,以“惊破”众人之“沉梦”。

    但都是片言只语,缺乏系统的观念与方法。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称赞胡适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

    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第三,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文学革命完全改变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它以极为开放的胸襟持续不懈地翻译和介绍外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吸收潮流。

    正是在这种文化引介的潮流中,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各种思想和学说,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中国找到了通行的市场,不仅影响和构建了现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也影响和构造着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