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某高校演讲社团的学生在用餐高峰期的食堂内进行“疯狂朗诵”,引发人们关注。
《由己及人,美美与共》疯狂朗诵有感1000字
为提高胆量与演讲能力主动寻找机会,提升自我,“疯狂朗诵”的动机本无可厚。但将公共场所的众人均视为听众,是否让那些本来以安静用餐为享受的同学裹胁其中。有人认为演讲的内容励志,一边欣赏朗诵一边用餐是一种享受,为大学生活增添了乐趣。然而,朗诵者眼中的励志演讲在他人眼中是否是真正的“享受”与“乐趣”。固定化的思维逻辑使他们将自我的内心体验与他人等同,却忽略了用餐习惯、生活规律、心情、身份等诸多因素,导致的疯狂朗诵者与听众之间的不同感受。如果有人将早餐时间视为与好友攀谈的契机,或思考一天计划,完成适当学习任务的“番茄时间”。突如其来的大声诵读,是否会被视作喧哗与嘈杂?况且,“疯狂朗诵”引来的“惊诧目光”多于“欣赏目光”,在缺少听众与演讲者有机沟通的前提下,“疯狂朗诵”又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由此观之,疯狂朗诵者们仅仅从自身出发,并未真正触及他人的内心。没有完成由己及人的转化,自然会迎来他人的非议,甚至是抵触,无法达到“美美与共”的理想状态。
当一种行为被赋予公共属性,涉及到众人的切身利益时,就需要反复斟酌,努力感知他人,完成“由己及人”的跨越。
机场的建设能为城市带来充足的旅客资源:货物在此中转,能推动当地运输业发展;国际航班能加深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总而言之,推动城市发展对一座城市有着莫大的意义。但即便如此,也要考虑机场附近居民的感受,评估当地受到的影响,并给予适当的补偿。而不能只因为机场的建设能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就盲目立项施工。地铁也往往不会从大学地底直穿而过,尽管建设者们认为这能便利学生出行。涉及数以万计人的公共设施建设,尚且必须经过谨慎思考与细致考察,个人的行为难道可以”以己度人”而非“由己及人”吗?社会的日益发展,早已将许许多多的“个体”连成有机的“整体”,我们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人。利用好这种联系,可以塑造自我之于他人的官感,调和人际关系,达到局部的和谐。而当每一个人都将他人之感纳入自我的思考范围,始终为他人留下一片天地,才能让局部的和谐拓展延伸至整体的和谐。
我们与“疯狂朗诵者们”同为学生,在此发表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并不是进行批驳。相反,我还十分敬佩他们勇于反省、挑战自我的勇气。而要达到“由己及人”,就应该以自我反省为前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正视自我的不足,由自己的不足延展至自我行为之于他人的影响,主动感知他人,才能不断调整处事方式与态度。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将他人感受纳入思考范围,进而提升自我的同时兼顾他人,美美与共。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时代大潮中动人的浪花,不断更新自我,以更宽广的视角,由己及人,美美与共。(雅礼中学1804班 李铮,指导教师:罗洪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