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布学习网为您带来有关“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的作文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一年级作文」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 掌握在自己手中作文500字
  • 歌声作文600字
  • 论持久战
  • 我家的三条虫作文500字
  • 我的刨笔刀作文400字
  • 陈鹤琴生平简介:陈鹤琴的故事有哪些?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陈鹤琴生平简介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

    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的故事

    一、以儿子为对象

    1920年12月26日凌晨,29岁的年轻教授陈鹤琴初为人父,望着自己的“杰作”,初为人父的陈鹤琴来不及兴奋,他拿着照相机,镜头对着襁褓中已经熟睡的婴儿连连拍照,然后用钢笔在本子上记录下婴儿从出生时一刻起的每一个反应……

    陈鹤琴对自己儿子成长发育过程作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下来。他天天亲自给儿子洗澡。

    他的实验室就是他的家;他的妻子和母亲是他的两位最得力助手;他的儿子则是他的工作“对象”、“成果”与实验中心。

    他将观察、实验结果分类记载,文字和照片积累了十余本。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与研究心得编成讲义,在课堂上开设儿童心理学课程。有时,他还会将儿子抱来课堂作示范。

    二、创办幼教基地

    1923年秋,陈鹤琴在自家寓所里创办了中国首个幼教试验基地——南京鼓楼幼稚园。自此,他家的客厅成了12个流浪儿的课堂。

    他架起小黑板,摆上小板凳,让女儿当小先生,教流浪儿识字、唱歌;他和孩子们一起做识字游戏;他在音乐声中拿起“新年老人”的拐杖,走到台前,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小兵丁”,一边唱着,一边以手杖作枪,举枪、瞄准、射击……

    当时,儿童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片荒漠,在学制上尚无地位,少数几个幼教机构,都由教会主办。于是,这位师从杜威的教育学硕士归国后,在南京创办了5个实验学校和幼稚园,又最先在高校开设儿童心理学。

    有人背后议论:“堂堂大学教授,搞娃娃教育有什么出息?”陈鹤琴却说:“我就是要从小孩教起。”

    三、遭到错误批判

    1941年的中秋节晚上,陈鹤琴组织学生开了一场月光晚会。师生们围在大礼堂前面的平地上,边上是松林。

    在深蓝色的无云天幕下,大家弹琴、唱歌、讲故事。后来,学生们高呼“校长来一个!”年过半百的陈鹤琴拿起棍子,唱道:“我是一个小兵丁……”

    17年后,像这样的“活教育”实践,成为了批判老校长的罪状。1958年一次反右的批判大会上,有领导指着他骂道:“跳跳舞,钓钓鱼,发发牢骚,你那学问狗屎不如,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是什么?”

    此时,有人看见,坐在台下第一排中央的这位中国“幼教之父”,“垂着眼皮,噘着嘴巴,一副受委屈的孩童神情。”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一、活教育

    1、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

    “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如何建立起完美的人际关系,借以参与生活,控制自然,改进社会,追求个人及人类的幸福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所以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

    第二层次“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国民,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品质,这体现了教育目的民族性。

    陈鹤琴最后把教育目的归结到“做现代中国人”上。他认为这样的人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有服务精神。

    2、课程论

    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先生只是一节一节课地上,学生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学。这样的读书只能造就“书呆子”。

    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摒弃书本,只是强调历 来为教育所忽视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

    他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理想的生活。

    3、方法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 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陈鹤琴在强调做的同时,还强调思维的作用。

    他把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二是阅读与参考;三是发表与创作;四是批评与研讨。这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